技术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呼气末二氧化碳(ETCO2)监测是指使用二氧化碳(CO2)监测仪器对患者呼出气体中CO2浓度或压力进行监测。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吸收法、质谱分析法、拉曼光谱法、气相色谱法、二氧化碳化学电极法等。当气体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时,红外线光源的光束会穿过气体样本,并由红外线检测器测量光束量。由于CO2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线(4.3μm),因此光束量的衰减程度与CO2浓度成正比。仪器可根据气体采样的方式分为:主流型和旁流型1。
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,对于评估呼吸功能、鉴别呼吸困难原因、指导机械通气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。具体如下:
1.评估呼吸功能: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可以反映肺通气功能和代谢情况,有助于辅助诊断呼吸系统疾病,如COPD、哮喘等。此外,通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变化,可以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,并判断是否需要机械通气。
2.指导机械通气治疗:在机械通气过程中,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可以指导通气参数的设置和调整,保证患者的通气效果。这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尤其重要。
3.监测麻醉深度:在麻醉过程中,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可以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,及时发现和处理通气障碍。同时,通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变化,可以反映麻醉药物的代谢情况,有助于监测麻醉深度,指导麻醉药物的用量。
4.监测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: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不仅可以监测通气,还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。例如,在休克、心跳骤停及肺栓塞等情况下,肺血流减少或停止,CO2浓度迅速为零,CO2波形消失,PETCO2消失和PETCO2迅速下降持续30秒以上,表示心跳骤停4。
综上所述,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是一项重要的临床监测技术,它通过对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,提供了关于患者呼吸功能、循环功能以及代谢状态的重要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