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时间:2025-11-11
点击次数:97
检测周期:根据国家标准《GB15322.1-2019》和《GB50493-2019》,可燃气体探测器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。具体规范如下:
检测周期:强制性要求每年至少1次,高风险场所(如化工、石油等)建议每半年1次。
检测机构资质:需由具备CMA(中国计量认证)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或企业专职人员执行。
参考标准:检测需覆盖探测器精度(误差≤±5%FS)、响应时间(≤30秒)、报警功能等核心指标。
年度检测的具体内容与流程:
外观检查:检查探测器外壳是否破损、腐蚀,安装位置是否松动或遮挡。确认传感器透气膜无堵塞,避免影响气体扩散。
功能测试:报警测试:使用标准气体(如甲烷浓度为50%LEL)触发报警,验证声光报警是否正常。响应时间测试:记录从气体接触到报警触发的时间,需符合≤30秒的要求(依据GB15322.1-2019)。
精度校准:使用浓度已知的标准气体(如异丁烷或丙烷)校准传感器,确保测量误差在±5%以内。
记录与报告:检测结果需形成书面报告,包括检测日期、人员、仪器型号、校准数据等,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。
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:
环境干扰:避免在高温、高湿或强电磁场环境下检测,可能影响传感器性能。
维护周期:除年度检测外,日常需每月进行简易测试(如按键自检)。
淘汰标准:探测器使用超过5年或连续2次校准不合格时,建议更换。
综上所述,气体检测探头一年一检的标准主要包括检测周期、检测机构资质、参考标准、年度检测的具体内容与流程、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等方面。通过规范化的年度检测,可显著降低因探测器失效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,确保人员与设备安全。